調節池浮蓋的安裝方法
調節池浮蓋的安裝方法與調節池的形狀及周邊的場地、是否存有污水直接的關系。調節池浮蓋的施工方法有“干法”和“濕法”兩種。

在未投入使用的調節池或調節池地形較為不規則以及池邊沒有足夠的施工場地一般采用“干
法”施工。“干法”的施工程序:把存有的污水處理完畢、池底清淤→安裝氣體收集管→鋪設、焊接浮蓋膜→安裝氣體排放管→安裝重力壓管。
在已投入使用且形狀較為規則并有足夠的施工場地的調節池,一般可采用“濕法”施工。“濕
法”的施工程序為:池外場地平整→實地丈量、確定裁膜尺寸→浮蓋膜裁剪、拼接→集氣管安裝→浮蓋膜的牽引→排氣管安裝→重力壓管安裝。
1. 覆蓋系統。浮蓋膜一般采用 2.0mm 厚的
HDPE黑膜焊接而成,采用濕法施工時盡 量采用幅寬較大的卷材,以減少焊接次數。
采用“干法”施工時,浮蓋膜的安裝與鋪設焊接新的防滲墊層的方法是一致的。
采用濕法施工時,首先應對池外的場地進行平整,用于防滲膜的裁剪和焊接,焊接成整體后,
牽引到污水面(如果場地不夠大,可以采取邊焊接邊牽引的方式)。

浮蓋膜的錨固應根據場地的實際情況而定,錨固方法有:開挖錨固溝錨固(與錨固防滲墊層一樣),鋼板錨固等。
2. 氣體收集系統。氣體收集系統一般采用輕質、薄壁的 HDPE 穿孔管焊接而成;管道面朝污水面部分需要打孔;另外要預先設置與排氣系統的接口,一般采用直角三通連接,三通接口朝上即為排氣管連接接口,接口數量的設置根據氣體的產生量而定,一般為 1 個—2 個。管道口徑一般為Φ160-Φ200,具體采用的口徑應根據氣體產生量的大小而定,如果口徑太小,從氣體流動端口到距離遠處的出口,施加在管上的壓力會很大。這樣,在氣體移動端口附近區域內的浮蓋功能會很好,而在調節池的另一端可能有氣體聚積。
HDPE土工膜